中文版 | English | 设为首页 | 添加收藏
最新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:欧达佳物流 > 新闻资讯 > 最新资讯
江浙沿海电子产品首次经重庆走渝新欧铁路到欧洲

    从重庆出发,沿着西北方向直线距离不过1万公里就是欧洲。

  过去,重庆向欧洲出口不得不经历“南辕北辙”的痛苦:货物先向东运输到上海,装船后再南下穿越马六甲海峡,而后转向西北前往欧洲。这一绕,多出来足足2万公里路程。 

  现在,新“丝绸之路”———渝新欧铁路的出现,让重庆的中心位置终于名副其实,中国南方乃至整个东南亚的物流格局也因此为之一变。上海、江苏等地的货物花两三天从沿海运到重庆,再从重庆走15天到欧洲,也比原来沿海集装箱运到欧洲36天的时间大大减少。东南亚越南、老挝等的货物都可以来重庆周转运往欧洲,这比它们走海路穿越马六甲海峡、印度洋要便捷得多。 

  这条纵贯欧亚的大动脉,改变了世界物流格局,使得以重庆为中心,辐射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的大物流圈初现雏形,多年来困扰中国发展的“马六甲困局”得以大大纾解。走这条线路,运费比航空节省,运到时限比海运缩短,安全性更高,通关也更加便捷。

  火车一响,黄金万两。

  7月30日晚上8点51分,满载41个集装箱的国际货运班列从沙坪坝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,沿着新开通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驶往德国杜伊斯堡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批货物大部分都通过集货方式来自沿海,7天前(7月24日)才从苏州西站出发,搭乘渝沪班列来到重庆。

  这次,沿海的电子产品和“重庆造”笔记本一起集合,成为首批坐火车到达德国杜伊斯堡的产品。“车上搭载的,是上千吨某笔记本电脑品牌的IT电子类产品,不过它们都是由江浙沿海一带的厂家生产的。”昨天,这趟班列的承运方———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行志透露说。

  这是首次有沿海地区的货物经渝沪、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运往欧洲市场,重庆的内陆物流集货中心吸引力正开始显现。他表示,由于沿海货物多来自当地出口加工区或保税区,因此基本都是在沿海当地报关,然后在重庆办理一个快捷的转关手续,就能顺利出发了。

  “未来沿海地区一带,还会有更多货物可能会选择渝沪和渝深—渝新欧这一铁路线路,以节省时间成本。同时,越南、老挝的货物都可以来重庆周转运往欧洲,这比它们走海路穿越马六甲海峡、印度洋要便捷得多。”昨天,市物流办副主任周树林告诉重庆晨报记者,借助重庆这一全新的丝绸之路,外贸产品运抵欧洲的时间将比东南沿海地区更短,重庆将一跃成为外贸的“前沿”,成为中国对欧贸易的桥头堡。   (来源:重庆晨报 )

[ 返回 ]
网站首页 | 关于欧达佳 | 新闻资讯 | 服务范围 | 客户中心 | 合作伙伴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